【2025】自媒體經營看這 1 篇就夠了!新手怎麼經營自媒體?

自媒體是什麼?新手自媒體經營、自媒體經營看這 1 篇就夠了!

你可能聽很多人說過「經營自媒體、內容變現、個人品牌很重要」,但總是不確定:現在開始來得及嗎?需要會什麼?會不會已經太晚?自媒體有什麼好處?

這篇文章,會用簡單清楚的方式帶你了解自媒體的本質、好處、該具備的能力與工具,並幫助你釐清開始自媒體經營前必做的 5 步驟。

自媒體是什麼?

簡單來說,自媒體就是:用自己的內容,經營屬於自己的影響力與品牌。

不需要媒體公司、不需要廣告預算,只要你有觀點、有經驗、有東西想分享,就可以開始經營。

自媒體不限形式,常見的內容平台包括:

  • Instagram、YouTube、Podcast、部落格、電子報
  • Telegram 頻道、TikTok、Threads 等社群載體

你可以是設計師、講師、學生、上班族,只要你願意經營自己的聲音,都是自媒體創作者。


安妮經營自媒體的成績

我是 Annie,主要經營 2.8 萬粉絲的 Instagram、個人部落格,與逾 2000 人名單的電子報。

Instagram 個人簡介怎麼寫

為什麼要經營自媒體?

因為這是一種低成本、長期回報的個人資產建立方式。

公司的勞動成果,可能會因為離職、保密等原因,無法公開展示分享;而自媒體則是可持續積累、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內容資產。

為什麼要經營
  1. 打造辨識度:讓人記住你是誰、你擅長什麼
  2. 累積信任感:持續輸出內容,累積作品、履歷
  3. 拓展新機會:接案、合作、數位產品都有可能
  4. 貴人吸引器:從自己找客戶,變吸引潛在客戶

我開始經營的契機,是為了累積作品,以提升找工作的機會,經營到後來甚至有接案、商業合作的邀約,目前我已順利靠著自媒體,成為一位自由工作/創作者。


自媒體經營需要具備什麼能力?

經營自媒體需要具備什麼能力?

具備專業能力絕對是最吃香的!領域的專業知識、經驗、研究成果,會成為你最強的內容來源。

如果你目前還在探索自己的主題定位,人格特質與觀點角度也能成為很好的切入點。獨特的個性與觀點,能讓觀眾更容易記住你。

專業內容 + 個人視角,才是最有辨識度的組合。你可以靠這些特質建立自媒體的風格:

  • 專業領域的能力(設計、寫作、攝影、育兒…)
  • 獨特的人格特質(幽默、理性、溫柔、毒舌)
  • 新穎的觀點角度(談同一件事,但觀點不同)

如果一開始不想投入太多金錢(比如請剪輯師),還有些技能對新手會很有幫助:

  • 內容輸出的效率|能否穩定寫文、拍影片、講清楚想法
  • 溝通與邏輯表達|將知識轉換為觀眾可以理解的內容
  • 設計排版與剪輯|讓內容看起來吸引人、值得一看
  • 運用工具的能力|Canva、Notion、AI 等工具資源

自媒體經營需要準備什麼工具?

如果有餘力,有些付費工具能提升很多效率,但如果還有些不確定,也有不需要花太多錢的方法,你可以從免費工具開始,例如:

功能工具推薦
平面設計Canva
排程貼文Meta Business / Buffer
短影音剪輯CapCut(簡單) / Davinci Resolve(專業)
部落格平台WordPress / Medium / 方格子…等
社群平台Instagram / TikTok / Threads…等
想法整理Notion / Obsidian / Google Sheets
文字輔助 AIChatGPT / Claude / Gemini

自媒體的收入來源有哪些?

自媒體有哪些收入來源?

自媒體的收入並不全是來自業配合作,還有很多其他收入管道,通常一個創作者都會有多種的收入來源。

  1. 廠商合作(業配、開箱、推薦)
  2. 外包案件(設計、剪輯、攝影)
  3. 聯盟行銷(推薦產品賺分潤)
  4. 數位產品(模板、課程、電子書)
  5. 品牌服務(講座、工作坊、顧問、陪跑)
  6. 廣告收入(YouTube、版位置廣、Google Adsense)
  7. 團購開單(自己開團 或 賺廠商分潤)
  8. 商用授權(廣告權限、內容重製、代言)

像我的收入來源就以 1、2、4為主,也推薦你不要仰賴單一來源,避免沒合作時會沒有收入,並且若有心力,就可再開發更多收入管道。


自媒體經營必備心法

自媒體必備心法、心態

心法 1|不要過度關注數據

觸及、讚數、粉絲增減雖然多少會影響心情,但要注意數據是拿來分析內容,讓你有優化的方向,而不是拿來量化自己的努力程度

比起數字,清楚自己正在傳遞什麼資訊、是否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重要。


心法 2|保持真誠,比什麼都重要

使用建構出來的虛假形象,絕非上策,雖然人設有機會帶來快速成長,但一旦被戳破、違和、破碎,就可能整個崩塌。

與其塑造一個要扮演的角色,不如加強某些你已有的性格特點。


心法 3|追求共好,而不是競爭

得失心會讓你執著於數據,會讓你把重心從內容創作轉移到競爭,對長期發展沒有好處。

這個世界能足夠容納許多成功的人,別人的成功不會削弱你,只要你持續穩定輸出,就一定會吸引到認同你的人。


心法 4|內容的發酵,需要時間

我自己做網站,花了3-4個月才有第一筆收入 (而且才 $100 多台幣);而社群雖然流量漲得快,但因為當時沒有產品/變現模式,花了更久的時間才開始獲利。

創作最難的就是要有耐心,尤其是寫文章、錄 podcast,常常要半年才開始看到成效。

我知道你很急,但你先別急 XD 請記得,經營的過程是在建一棟房子,不是搭帳篷,不會瞬間有成果。


領取免費《入門創作經營資源包》

Canva免費課程與創作者資源

不只有 Canva 免費課程 帶你學習「對齊、相近、對比、重複」等其他設計原則,讓你能自己進行設計排版;還有 Instagram 風格創作電子書,和免費模板包給你使用!

新手如何開始經營自媒體?

如果你是剛接觸這個領域,可能會覺得網路上的資訊很多,但哪裡都說不清楚怎麼開始。雖然經營沒有標準答案,但確實有一定的邏輯可以依循。

以下我會用五個步驟帶你用行銷的概念,建立基礎的架構,讓你從零開始也能有方向。

新手如何開始經營自媒體?

Step 1|內容主題定位

選擇主題定位的關鍵是:足夠彈性,同時你能長期說下去的內容。

粉絲會先被內容吸引,再因個人魅力、你所提供的價值而留下。自媒體是一場持久戰,即使你的內容有趣,無法持續產出的時候,就很容易在發展上遇到瓶頸。

同時如果主題太過侷限,也會限制你的發展,比如專門寫給專業工程師 vs 寫給程式小白的文章,你覺得哪個搜尋量會比較大?

  • 你的主題至少要符合條件之一:
    • 你有專業(具備專業領域知識)
    • 你有經驗(親身經歷過的故事)
    • 你有熱情(願意與人分享想法)
    • 你有資源(獨特的素材或觀點)

這些方向可以幫助你找出你的主題,當然符合越多條件越好!

  • 以我為例:
    • 專業|設計師分享排版技巧
    • 經驗|自由工作者生活的分享
    • 熱情|喜歡將知識轉化成內容
    • 資源|一人公司的經營實錄

安妮的話

我並不認為一定要局限於單一主題,但對於新手來說,先從單一主題會比較容易發想,可以等熟悉後再融合其他領域。


Step 2|設定受眾輪廓

你的內容是在對誰說話?學生?上班族?創作者?還是某個特定領域的人?還是你想要所有人?

和你分享一個賈伯斯的故事

賈伯斯希望廣告可以描述越多產品功能越好,總監不同意,於是創意總監對他丟了一個紙團要他接住,賈伯斯接住了。後來他同時丟了好幾個紙團,賈伯斯接不住,就同意了總監的建議。

這個故事要告訴你,當你什麼都想說的時候,聽的人不一定全部都能接收。

也就是當你什麼都要的時候,有時候反而什麼都得不到。反而你越聚焦,越容易讓人感受到:你說的正是我需要的。

  • 可以簡單問自己三個問題:
    • 我的內容對誰最有幫助?
    • 他們通常會遇到什麼困難?
    • 他們在哪些平台出現?

只有列出清楚的受眾,才有辦法決定要經營的平台、寫出解決問題的內容。


Step 3|變現獲利模式

即使你現在不急著變現,也要先思考你未來要靠什麼獲利,甚至我認為是最重要的!

畢竟也不可能完全用愛發電。而且獲利模式會影響你選擇的內容格式、平台與商業策略。

  1. 廠商合作(業配、開箱、推薦)
  2. 外包案件(設計、剪輯、攝影)
  3. 聯盟行銷(推薦產品賺分潤)
  4. 數位產品(模板、課程、電子書)
  5. 品牌服務(工作坊、顧問、陪跑)
  6. 廣告收入(YouTube、Google Adsense)
  7. 團購開單(開團賣商品 或 賺廠商分潤)

Step 4|商業模式設計

獲利模式是指你的收入管道,而商業模式則是設計一套系統。如果你想讓自媒體成為穩定收入來源,你必須想清楚以下問題:

  • 你想靠一對一服務?還是想打造數位產品?
  • 你希望建立訂閱制?還是單次付費制?
  • 你提供的價值,是解決問題、陪伴鼓勵,還是知識分享?

不同的模式會影響你選擇的內容深度、經營節奏、平台策略,完善的內容創作系統可以協助你更高效的導購產品/服務。

  • 例如:
  • 提供諮詢 → 建立信任與專業感 → 寫實用型內容+案例分析
  • 想賣模板 → 展示成果與高效率 → 做教學型內容+導向產品頁

Step 5|內容平台選擇

很多新手一開始就同時經營 IG、部落格、YouTube,結果幾天後全部荒廢。不需要追求最多人用的平台,而是哪個最能幫你穩定產出。

建議你選一個最習慣、擅長的格式與平台開始,有餘裕的時候再考慮拓展不同平台,或是將內容重製成適合其他平台的風格。

像我習慣製作圖片與影片,就以 Instagram 為主,文字則可以在部落格和電子報中使用。

  • 小提醒
  • 如果你還在猶豫,可以先從一個主題+一個平台開始,練習每週輸出一篇內容,慢慢找到你的經營節奏。
內容形式建議平台特點
圖文型IG、部落格內容可重複用,可短可長
短影音Reels、TikTok快速曝光,流量起落較大
長影音YouTube建立信任,需時間製作
深度文字/社群電子報、Telegram經營鐵粉、轉換率高

Step 6|創造有價值的內容

只有內容對受眾有價值,才能讓他們對你產生信任感,進而購買你的服務或商品。

不論你的形式是什麼,提供的是知識價值、情緒價值,都要從受眾角度出發製作,你可以參考內容行銷的概念來產出內容。


常見問題 FAQ

自媒體有限制哪個平台嗎?

沒有,自媒體重點在於你能不能穩定地產出內容,而非侷限平台本身,但不同平台有不同特性。

經營自媒體需要花錢嗎?

前期可以不用,但長期經營視發展方向,可能會有付費工具(如:排程、設計、AI)、網站架設、拍攝設備等費用。

自媒體經營第一步要做什麼?

先釐清主題定位+受眾,然後選一個你最能接受的形式開始產出內容,可以參考我提供的五個步驟。(降低內心的阻力)

自媒體收入好嗎?

不一定,關鍵在於你的流量、主題延展性、粉絲信任感,以及你是否有設計好變現方式。

現在開始經營自媒體來得及嗎?

來得及!內容市場不單純是看流行,而是看內容是否有價值,除非是時效性的內容,不然沒有早晚的問題。

自媒體靠什麼賺錢?

自媒體的常見的賺錢管道有:廠商合作、外包案件、聯盟行銷、品牌服務、廣告收入、團購開單、商用授權。

自媒體成長路線圖

看完這篇自媒體入門文章後,你可以進一步透過下方文章與資源,進一步讓你的自媒體成長更快。

1|平台策略

2|內容創作

3|變現策略

4|資源推薦

5|效率工具

6|相關分享


結語

你不需要一下子做得很完美,也不需要什麼都準備好才開始。我現在回去看以前製作的內容,都會忍不住笑出來,但同時也很感慨自己的進步。

我第一次拍影片的時候,看起來真的很窘迫XD

所以要相信自己會做得越來越好,只有實作才會知道問題和困難點在哪,才會有改進的方向,所以一定要堅持下去!

error: 內容已被保護!
Contents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