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鮮人必學的待人處事:如何有原則,又有人情味

社會化的待人處事|如何有人情味 又有原則

如果想要有人情味,就勢必要退讓嗎?案主長期合作,我就該無償為他修改嗎?因為是老客人,我就該無條件接受要求嗎?

要怎麼把握人情與原則,才能讓自己既有原則,又不會太不近人情?這應該是蠻多人遇到的難題,我自己就是屬於很重視原則、說一不二的人,所以學習如何變得彈性、有人味就是我要修練的課題。

有些事不能用錢來衡量

雖然是個雞湯的標題,但真的不是雞湯!XD

我們用一個小故事開始:

今天妻子在家做了一頓大餐,想要讓丈夫開心。
丈夫回家後,開心地稱讚了飯菜,隨即馬上問要付妻子多少錢,這時妻子就生氣了。

你覺得妻子為什麼生氣?在《誰說人是理性的》這本書中就提到,人類身上同時共存著兩種規範:社會規範 與 市場規範。

  • 社會規範(無形獎勵)
  • 指的是我們溫暖而模糊的那一面,例如你幫我、我幫你。假設朋友幫你買了早餐,你不一定要馬上買早餐回送,社會規範並不具有即時性,是一種更長期的關係。
  • 市場規範(有形獎勵)
  • 則是要考量成本、效益的一種交易,可以理解為「你付出多少,就得到多少」的利益交換。

所以在故事中妻子的體貼,一旦被變成市場規範來量化,就會引起反彈。


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的矛盾

當社會與市場規範產生矛盾,就會出現很多衝突,比如實驗發現:

  • 捐血不給予金錢獎勵,反而能提升血液品質及捐獻者的積極性
  • 免費 或 低薪 幫助弱勢打官司,律師更傾向選擇免費幫弱勢打官司

以律師的例子為例,涉及到錢的「低薪聘請」會使得律師轉為用市場規範來衡量價值,評估後就會覺得自己的專業值得更高的價錢。

但如果利用社會規範,把錢的因素排除,就會有人樂意無償幫忙誘因設計中也有提到過的自我訊號)。


如何既有人情味,又有原則?

開頭說過我是很有原則的人,但是太注重又會讓人覺得很冷漠,所以有調整過作法,這邊分享給你參考。

Tips 1. 建立明確底線,劃分「人情範圍」

擁有人情味並不等於沒有底線,重點是設立清晰的「人情範圍」,讓你有靈活應對的空間,不要陷入無止境的退讓。

比如我自己的做法:

  • 有限度的優惠:免費提供2次修改,而極小的修改則不計入修改次數
  • 自發性的提醒:在設計之外,我偶爾會提供一些行銷/視覺的小建議

Tips 2. 善用情感資產,創造「人情高峰」

即使是市場規範的合作,也要適時加入社會規範,提升對方對你的好感,讓人情成為「加分項」。

比如:

  • 製造高峰體驗:在交付作品時,主動多提供一些小贈品(偶爾提供小動畫、限動背景圖)
  • 展示出同理心:對於老客戶的突發需求,可以表達理解並彈性處理(有時會通融不收急件費)

領取免費《入門創作經營資源包》

Canva免費課程與創作者資源

不只有 Canva 免費課程 帶你學習「對齊、相近、對比、重複」等其他設計原則,讓你能自己進行設計排版;還有 Instagram 風格創作電子書,和免費模板包給你使用!

結語

擁有人情味,不等於沒有原則。雖然人情味和有原則看似矛盾,但其實是可以共存的。關鍵在於提前劃清範圍,並在範圍內保持彈性。

最重要的是,不要因為怕得罪人而忽略自己的價值,人情的真正價值在於長期的信任和尊重,而不是一味的妥協。

  • 本篇文章來自我的電子報,有興趣的話歡迎訂閱電子報
error: 內容已被保護!
Contents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