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】熱門 AI 工具推薦!教你 4 步驟打造自己的 AI 工具箱

熱門 AI 工具推薦 4步打造 AI 工具箱

自從 OpenAI 讓一般人更容易接觸 AI 之後,你是不是也開始使用各種 AI 工具,來讓生活變得更輕鬆呢?

隨著越來越多 AI 出現,如果每次有新工具就換去使用,反而會降低效率,所以學會打造常用的 AI 工具箱就變得很重要。

2025 熱門 AI 工具推薦

在開始打造工具箱前,先來看看現在最受歡迎的 AI 工具有哪些,這樣你就能更快找到適合的工具:

文字創作類 AI 工具(實測心得):

  • ChatGPT → 最知名的聊天機器人,擅長創意寫作和日常對話
  • Claude → 邏輯清晰,適合撰寫結構化內容和分析
  • Gemini → 整合 Google 搜尋功能,長文處理優秀

圖片生成類 AI 工具:

  • Midjourney → 藝術風格多,常用於插畫和概念圖
  • DALL-E → 操作簡單,適合快速生成圖片
  • Krea AI → 提示詞生圖片,人像生成自然

影片製作類 AI 工具:

  • Runway → 影片編輯,可生成短片和特效
  • Pika Labs → 簡單易用,圖轉影、AI 改唇形
  • Luma AI → 生成動態影片
  • Kling AI → 將圖片變成影片

實用工具類 AI 工具:

  • Whisper → 語音轉文字,支援多國語言
  • NotebookLM → 整理分析,可製成 Podcast
  • Perplexity → AI 搜尋引擎,提供含資料來源的答案
  • Gamma → 自動製作簡報,輸入大綱生成完整簡報
  • Suno AI → 輸入提示詞,即可生成音樂

AI 工具箱是什麼意思?

laptop on table top

AI 工具箱是指:篩選出最重要、一定會使用到的工具。你就像一個水電師傅,出門找客戶的時候,一定是帶上會用到的裝備,而不是全部家當。

我們需要做的是:有新產品時試用看看,真的用得到才放進工具箱。保持這個觀念,我們就不會迷失在眾多的 AI 內。

如何打造自己的 AI 工具箱?

先列出自己需要的用途 → 找出對應的工具 → 測試並選擇適合的工具 → 適時更新。


Step.1 列出需要的用途

crop interviewer writing in notepad and talking to job seeker

想打造實用的工具箱,一定要先列出自己什麼事情需要 AI 來解決,才能有方向地去尋找工具。

比如我身為創作者/自由接案者,最常使用到的3種用途:

  • 創作文字內容
  • 撰寫程式碼
  • 搜集、整理資料

依照不同的需求,先列出你需要運用到 AI 的地方,比如你有可能需要:

  • 辨識逐字稿
  • 製作簡報
  • 生成圖/影

Step.2 找出對應的工具

person using macbook laptop

接著根據你列出的需求,去尋找能幫你解決問題的工具。

比如我的3個需求,我所找的對應工具:

  • 創作文字內容 → ChatGPT、Claude…等 AI 寫作工具
  • 撰寫程式碼 → Claude、Cursor
  • 搜集、整理資料 → Preplexity、NotebookLM

常見的 AI 工具:

  • 生成圖片 → Midjourney、DALL-E、Stable Diffusion
  • 生成影片 → Runway、Pika Labs、Luma AI
  • 辨識逐字稿 → Whisper、Otter.ai
  • 製作簡報 → Gamma、Beautiful.ai、Tome
  • 程式開發 → GitHub Copilot、Cursor、Codeium

Step.3 測試與挑選

A hand using a wireless mouse at a modern desk setup with a computer and keyboard.

實測 AI 工具,挑出喜歡、會長期使用的,將它列為常用的工具。

比如我在實測 AI 寫作工具後,保留下來的是 ChatGPT 和 Claude,日常處理、短文、創意類我會交給 ChatGPT,而需要理性邏輯、清楚架構就更傾向使用 Claude 來輔助。

測試時要注意的重點:

  • 操作是否簡單易懂?
  • 生成結果是否符合需求?
  • 價格是否在預算內?
  • 是否有中文介面支援?

以下是我經過測試後,最終留下的工具:

  • 創作文字內容 → ChatGPT、Claude
  • 撰寫程式碼 → Claude
  • 搜集資料 → Preplexity
  • 整理資料 → NotebookLM

Step.4 適時更新工具

silver imac on brown table inside room

如果需求、使用習慣有改變,或是有更新的工具推出,都可以再去嘗試其他工具,並適時更新你的常用工具箱。

一定要先測試,確定對你來說有更方便、更好用,再轉換到新工具,避免頻繁切換工具會影響效率。

像我之前主要使用 ChatGPT 進行文字創作,但是後來它變得很愛寫幻想文,不確實讀取我的資料與要求,甚至捏造內容,我就開始使用 Claude 輔助創作。


常見問題 Q&A

新手應該從哪個 AI 工具開始使用?

建議從 ChatGPT 開始!對話型的 AI 也比較容易上手,而且免費版就足夠處理日常任務。

免費的 AI 工具夠用嗎?還是一定要付費?

如果只是偶爾使用,免費版通常就夠了!很多 AI 都會提供免費版或每日限額,經常使用再考慮付費。

如何判斷一個 AI 工具好不好用?

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自己 3 個問題:能解決我的問題嗎?操作簡單嗎?滿意結果的品質嗎?

太依賴 AI 工具,會不會變笨、忘記怎麼思考?

MIT 研究顯示會對大腦有影響,AI 工具應該是「輔助」思考,而不是「取代」。建議把 AI 當作助手,而不是完全使用 AI。

AI 工具這麼多,我需要全部都學會嗎?

不需要!就像文章說的,重點是建立自己的 AI 工具箱,貪多嚼不爛。

使用 AI 工具時要注意什麼?

最重要的是保護隱私!不要把機密資料、個人資訊輸入到 AI 中。另外AI 生成的內容要自己檢查、核實,有時候會有錯誤或不準確的地方。


結語

打造專屬的 AI 工具箱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事,需要慢慢測試和調整,同時對新的工具保持開放的態度。

記住最重要的原則:選擇真正能幫到你的工具,而不是最熱門的工具。

每個人的需求不同,適合別人的工具不一定適合你。

列出你最需要 AI 幫忙的 3 件事,然後去試試看對應的工具吧!

相信很快你就能建立出一套高效率的 AI 工具箱!

error: 內容已被保護!
Contents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