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】為何你該開始經營私域流量?IG 頻繁改版為創作者帶來的警示

為何你該開始經營私域流量?IG 頻繁改版為創作者帶來的警示

這幾天IG大改版,應該大家都很有感吧!美國抖音即將被封禁、用戶湧入小紅書等等,近幾年各個平台的變動都不小,它其實帶來了不小的警訊。今天藉著 IG 改版,來聊聊經營私域流量的重要性。

IG為何要改版?

IG多年來一直都會進行謎之改版,而這次官方的原因是:大家都發長方形的圖影

這邊純猜測一下,開頭有提到抖音創作者湧向小紅書,而小紅書版面的比例正是「直向兩欄排版」,可能是想接收這些習慣「直式排版、短影音」的抖音用戶。

不然說真的,早不改晚不改,改版的配套措施也沒做就很奇怪。(現在只能上傳4:5貼文,但是封面裁切為3:4)

什麼是私域流量?

簡單來說,私域流量就是不用靠演算法分配、你可以自己主動觸及的用戶。不像 IG、FB 發文得看平台的臉色,私域流量是你經營起來的「觀眾池」,想聯繫、想推播資訊都能自己決定。

私域的本質不是要跟社群對抗,而是讓你不會被平台綁死,保留一個「可以自己掌控流量的空間」。

  • 常見的私域範例:
  • 訂閱你的電子報的人
  • 加你 LINE 官方帳號的人
  • 參加過課程留下聯絡資料的學員

這些人,都是已經對你有基本認識,而且願意主動接收你訊息的人,跟社群平台比起來,私域流量有幾個很重要的優點。

可主動觸及

社群的限制你得靠平台演算法,推送內容給用戶看,但私域流量不一樣。

當用戶加入了你的 LINE、訂閱了電子報,這些名單就會進到你的口袋名單,你可以主動發送信件、建立連結、設計行銷活動

能夠累積、長期經營

社群內容過一陣子就被洗掉了,加上如雨後春筍冒出的新創作者,只使用社群平台、依靠演算法更容易被遺忘。但名單可以越滾越大,並且越經營越有價值。

精準而且高轉換

願意留下資料、長期關注的人,本身就比滑過貼文的陌生人對你更有信任感,這些人也更容易轉化成付費支持。


為什麼要經營私域?

這次即使你沒更新,IG也會幫你自動更新版面。其實經營久一點的創作者都明白,流量勢必要轉往私域,否則一旦平台有任何變動,所有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。

有些創作者可能會覺得:「我現在不賣產品/也沒在開團購,好像還用不到私域?」

但其實私域的核心不是變現,而是風險控管。當平台演算法大改,限流、帳號受限、內容觸及驟降時,你還有一群能夠直接聯繫上的粉絲。

不要等到觸及歸零、開課沒人、出新品沒人知道,才來補救私域,那時通常已經來不及了。

  • 常見私域流量:
  • 電子信EDM
  • FB社團
  • LINE官方帳號
  • LINE社群
  • 手機簡訊
  • 品牌APP

安妮的話

只要是跟社群平台掛鉤的都相對有風險,我目前認為仍是經營電子報最好,因為有電子郵件,即使電郵平台服務中止也可輸出名單。

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的店家,都希望能夠讓消費者+LINE +APP會員,就是因為私域流量的成本和競爭都比較低。推播的通知不再需要跟其他商店競爭,可以直接推送到消費者。

而且比起跟平台上成千上萬的帳號爭取注意力,加入私域的人更具精準性:通常都是有消費過、對你的服務/產品感興趣。


如何建立私域流量?

#1 提供誘因吸引新用戶

如果你正在經營品牌、自媒體,或者你有在販售數位產品、接案,那私域絕對是你在網路世界裡最穩定的資產

它的建立方式並不困難:

  • 網站+電郵訂閱服務(或你可能是 Line 社群等)
  • 免費資源(提供誘因)

一開始先提供免費資源,就像送試用品一樣,讓粉絲知道你提供什麼內容,評估內容價值後,他們再決定要不要持續訂閱。

#2 保持私域的互動與黏著度

定期分享有價值的內容,比如產品小知識、使用教學,或提供會員專屬的優惠活動。

#3 定期清除不活躍的名單

太久沒開信、低互動的用戶,保留不會有任何效益,甚至還要因為用戶人數而付費,所以定期清理才能保持高品質的名單。


經營社群的人接下來怎麼辦?

這次IG改版只是又一次提醒我們,每個平台的規則都會變。平台變動的背後,往往代表著更激烈的用戶爭奪戰。

  • 接下來我們可能會看到:
  • 製作短影音內容的重要性(例如IG對Reels的優化)
  • 小紅書、Threads等平台崛起,吸引歐美流失的抖音用戶
  • 私域流量的重要性持續提高,創作者需要學會掌握主動權

領取免費《入門創作經營資源包》

Canva免費課程與創作者資源

不只有 Canva 免費課程 帶你學習「對齊、相近、對比、重複」等其他設計原則,讓你能自己進行設計排版;還有 Instagram 風格創作電子書,和免費模板包給你使用!

  • 本篇文章來自我的電子報,有興趣的話歡迎訂閱電子報
error: 內容已被保護!
Contents
返回頂端